美國總統川普已經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,開始就俄烏戰爭停火談判進行磋商。先前傳出川普已透露會與俄方談及土地、資產劃分,令外界憂心烏克蘭會被美俄瓜分土地或利益,美國在烏克蘭陷入戰爭挫敗困境之際,毫無掩飾地露出其強權掠奪本性,川普以美軍僅存的武力優勢去恫嚇、威脅其他國家就範,他也想併吞格陵蘭、加拿大、巴拿馬運河,哪一天川普若開口欲將台灣納入美國第51州恐怕也不稀奇,川普已經成功掠奪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到美國生產高階晶片,相關晶片產業鏈也被被跟進,賴清德讓台灣以肉飼虎想求得一隅偏安,但川普能讓台灣留得全屍嗎?

烏克蘭曾是蘇聯的一部分,1991年獨立後,一直在親歐和親俄之間搖擺。2014年的克裡米亞危機和頓巴斯戰爭是關鍵轉捩點,導致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惡化,轉向西方。澤倫斯基在2019年當選,頓巴斯衝突持續。他的立場是尋求加入北約和歐盟,這激怒了俄羅斯,導致戰爭的發生。

烏克蘭歷史上長期處於外部勢力爭奪中(波蘭-立陶宛、奧斯曼、俄羅斯帝國等),東西部在語言、宗教(東正教與天主教)和文化認同上存在差異。東部與俄羅斯聯繫密切,西部更傾向歐洲。1991年蘇聯解體後,烏克蘭獨立,但經濟轉型艱難,寡頭政治滋生,東西部對「親俄」或「親歐」路線分歧嚴重。2004年烏克蘭被美國策動「橙色革命」與2014年「廣場革命」(Euromaidan)兩次大規模抗議,加深了國內分裂。澤倫斯基2019年以「反建制」形象當選,承諾結束頓巴斯戰爭、打擊腐敗、改善民生。但他卻未能有效解決國內腐敗、經濟疲軟等問題,且在加入北約的公開呼籲上刺激了俄羅斯。烏克蘭東西部的認同分裂被美國外部勢力利用,結果演變為代理人衝突。

當然烏克蘭的遭遇並非某一方的單方面責任,而是冷戰後國際秩序失能、民族國家建構失敗與強權政治的疊加後果。美國前總統拜登承諾給烏克蘭更多軍事援助對抗俄羅斯,現任總統川普卻要烏克蘭償還數倍的代價,美國這樣不守信而缺乏道義的國家,世界各國會怎麼看待美國的誠信問題?

美國的對烏政策變動也非單純的失信,更是暴露了其作為霸權國面臨的三大困境,一、內政外交的撕裂,民粹主義崛起迫使外交政策服務於短期選舉利益。二、道義現實的衝突,在推廣價值觀與維護現實利益間難以平衡;三、權力投射的衰減,資源有限性導致戰略優先順序的激烈取捨。

川普在任內多次表示有意購買格陵蘭,此舉引發丹麥和格陵蘭自治政府的強烈反對,被視為對北極地區資源的覬覦 。另外川普對於巴拿馬運河的主張,川普錯誤宣稱運河被中國控制,聲稱美國需要為「經濟安全」重新控制運河,但他卻忽視了1977年前美國總統卡特,與巴拿馬軍政府領導人托里霍斯簽訂條約規定的主權移交內容。另外川普的加拿大併吞言論,提出將加拿大作為第51州的想法,這些言論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批評。

過去的歷史顯示,美國的領土擴張往往採取多種手段,包括購買、武力威脅和政治壓力等。雖然現代國際法和規範使得直接的領土擴張變得困難,但類似的地緣政治野心可能以其他形式存在。而川普公然想以不正當手段奪取他國領土、權益的想法,於當今之世的確頗為駭人聽聞。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,仍然擁有強大的軍事、經濟和外交影響力,但其維護世界和平的能力和意願正在受到挑戰。

川普政府的「美國優先」政策顯示出一種內向型的外交思維,更多地關注美國自身利益,而非全球秩序的穩定。這與二戰後美國長期扮演的「世界警察」角色形成了鮮明對比,他對於烏克蘭的遭遇不僅不予同情,甚至還落井下石趁機掠奪其礦產土地,川普的言行對於美國的國際形象和誠信造成了一定損害。當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被認為不可靠或缺乏長期承諾,盟友可能會尋求其他選擇,甚至可能減少對美國的依賴。

不過可笑的是,全世界都認為美國與川普的道德有問題,賴清德卻拼命的巴結美國,唯美帝之命是從,捧上大把大把鈔票買軍火,把護國神山台積電零元送上,川普還在國會洋洋得意恥笑台灣,說他不花一毛錢就全世界最好的晶片技術弄來美國,世界各國看到台灣這般懦弱好宰割,怎會看得起台灣呢?川普隨便一句話就可以把台灣給賣了,賴清德還生怕自己給得不夠多,將來台灣的命運恐怕連烏克蘭都不如了。

賴清德送再多的大禮給美國,甘願當俎上肉任由美國宰割,亦不會從美國得到太多的感恩及兩肋插刀相助,我們回顧一下美國的「建國史」便可知,「感恩節」對美國人是個重要的節日,對印地安人來說,卻是個不堪回首的日子,英國清教徒受不了宗教的迫害,首批移居美洲大陸的英國人,面對陌生環境又時逢寒冬,在冰天雪地的大地上孤立無援,在與死神搏鬥時,印第安人伸出援手,使這批移民度過寒冬而在美洲生存下來,他們心存感激並把這一天定為「感恩節」。待他們站穩腳步後,為了擴張勢力範圍,便屠殺印地安人,掠奪他們的土地及財產,在美國的印地安人幾乎被殺光,建立「美利堅共和國」,又掠奪墨西哥的土地,而成加州、德州、新墨西哥州及亞利桑那州的土地,成為今日美國國土的面積,收割二次大戰的紅利,成為世界一流強國,與共產集團蘇聯分庭抗禮,鬥垮蘇聯後,成為世界唯一超強霸主主宰世界,有誰不聽話便打誰,故在兩百多年的建國史,只有16年沒有發動戰爭,年年戰爭又過度擴張,擴張收益不足以彌補戰爭支出,因過度透支而債台高築,又時逢東方中國的崛起,轉而強壓阻止中國的發展,漸有力不從心有國力衰退的趨勢,鬥垮蘇聯成為唯一世界霸主,然不改其掠奪性,凡事牴觸美國利益者,無不以武力排除,如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欲以歐元為石油計算貨幣,便以洗衣粉在聯合國安理會指責伊拉克發展大量毀滅武器,而發動侵略伊拉克戰爭,絞殺薩達姆,以利比亞的格達費要發展核子武器為由,入侵利比亞而殺害格達費,激起阿拉伯人同仇敵愾,蓋達組織首領賓拉登發動911事件,劫持美國飛機攻擊帝國大廈,造成兩千多人死傷,這是美國本土唯一遭受直接攻擊的事件,小布希政府以阿富汗的塔利班窩藏蓋達組織,與911攻擊事件有關聯,並率領北約諸國入侵阿富汗,打了一二十年的阿富汗反恐戰爭,耗盡美國國力,拜登上台才從阿富汗倉皇撤退,中國趁此時奮力發展經濟,成為僅此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各種高科技亦突飛猛進,待美國發覺亦壓制大陸發展時,已倍感無力,川普第一任時,對中國打貿易戰、金融戰、科技戰,除熱戰以外,無不用其極圍堵中國的發展,拜登續任時,對中國各方面的圍堵未見放鬆,川普第二任上台更加以關稅為手段欲強壓中國就犯,中國底氣十足立即反制,在貿易戰不但沒有損害經濟發展,對美國貿易戰亦無很大的損傷,科技方面除了高端晶片製造外,成熟晶片製造已成為大陸主要出口產品之一,在金融戰方面,美國收割不到大陸優質資產,總之,與大陸的較量,並沒有佔到便宜,反而大陸占上風,川普第二任一就任時,除繼續強調打貿易戰外,更露出掠奪本性的獠牙,無法掠奪中國,便從美國盟邦著手掠奪,要併購格陵蘭、加拿大及巴拿馬運河,基辛格曾說:「當美國的盟邦是致命的」獲得驗證。

美國掠奪本性,在推動俄烏停戰和談時,更顯露無疑,在拜登執政時給烏克蘭援助,據澤倫斯基說只一千六百多億美金而已,川普要求烏克蘭應以五千多億礦產的開發權歸美國做為抵償,最近又要求烏克蘭的核電管理權歸美國,幾乎與俄羅斯共同瓜分烏克蘭,俄羅斯取得烏克蘭的土地,而美國取得烏克蘭的礦產資源,美國對加沙更離譜,提供武器給以色列屠殺巴勒斯坦人,又要清空加沙地區,把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人趕到其他地區,供川普開發成為海濱渡假區,一點人性都沒有,其掠奪性的眼裡,只有「美元」沒有一點血淚。

賴清德竟把只有美元沒有血淚的川普,視為救命老爸,企圖靠美國老爸來實現台獨夢想,美國智庫學者發表專文刊在今年三月外交期刊說:「台灣對美國當然是重要,但重要的程度不到為台灣打仗」,「美國戰略不應綁在一場打不贏的戰爭上。」,美國國防部長Austin Dahmer亦說:「對美國而言台灣很重要,但並非收關死生,美國不會折斷矛頭以保衛台灣,即使丟了台灣,美國人民依然安全繁榮且自由生活。」,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新加坡大學資深研究員馬凱碩,去年九月來台出席「地緣政治高峰論壇」,演講時指出「地緣政治非常現實殘酷,台灣最明智的做法是要意識到在這樣一個危險的時刻,必須對自己行為非常小心」,他亦說有些台灣人對台灣有利的是某種形式的獨立,但這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危險的,那些推動獨立的人,必須理解其中危險,並提到推動獨立,實際上是把自己「鎖進一個小監獄並扔掉鑰匙」,他的提醒與我們海潮智庫一再為文奉勸賴清德「放棄台獨夢想」「台獨是不會成功」,只是害人害己而已不謀而合,我們海潮智庫再次奉勸賴清德,把所有的資源及精力用於建設台灣及改善民生問題,讓老百姓生活過得好一點。阿彌陀佛!